1、诸法因缘生,我说是因缘;因缘尽故灭,我作如是说 。——《造塔功德经》
2、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业亦异,由是故有诸趣轮转。——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
3、爱别离,怨憎会,撒手西归,全无是类。不过是满眼空花,一片虚幻。
4、若人造重罪,作已深自责;忏悔更不造,能拔根本业。——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》
5、于一切处而不住相。于彼相中不生憎爱。亦无取舍。不念利益成坏等事。安闲恬静。虚融澹泊。此名一相三昧。若于一切处。行住坐卧。纯一直心。不动道场。真成净土。此名一行三昧。
6、有因有缘集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集;有因有缘灭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灭。——杂阿含经卷二
7、欲学无上菩提,不得轻于初学。
8、缘为冰,我将冰拥在怀中;冰化了,我才发现缘没了。
9、一切诸众生。身心皆如幻,身相属四大。心性归六尘,四大体各离。谁为和合者?
10、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11、种如是因,收如是果,一切唯心造。
12、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,入无生忍,今于此界,摄念佛人,归于净土。佛问圆通,我无选择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13、众生幻心,还依幻灭,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,依幻说觉,亦名为幻,若说有觉,犹未离幻,说无觉者,亦复如是,是故幻灭,名为不动。
14、见闻转诵是小乘。悟法解义是中乘。依法修行是大乘。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。名最上乘。
15、笑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悠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注定让一生改变的,只在百年后,那一朵花开的时间。
16、心迷法华转,心悟转法华。
17、人虽有南北。佛性本无南北。猎獠身与和尚不同。佛性有何差别。
18、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
19、慈庄严故,于诸众生不起恼害;悲庄严故,悯诸众生,常不厌舍;喜庄严故,见修善者,心无嫌嫉;舍庄严故,於顺违境,无爱恚心。——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
20、无上菩提,须得言下,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不生不灭,于一切时中,念念自见,万法无滞,一真一切真,万境自如如,如如之心,即是真实。
21、知一切法。即心自性。成就慧身。不由他悟。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》
22、若诸菩萨善用其心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。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》
23、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24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人本是人,不必刻意去做人;世本是世,无须精心去处世。
25、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26、于诸法中。不生二解。一切佛法。疾得现前。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》
27、佛告阿难。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发慧。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28、觉悟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。四大苦空。五阴无我。生灭变异。虚伪无主。心是恶源。形为罪薮。如是观察。渐离生死。——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
29、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30、意三。身三者,杀盗淫。口四者,两舌恶口妄言绮语。意三者,嫉恚痴。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。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。
31、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——华严经
32、当舍于懈怠,远离诸愦闹;寂静常知足,是人当解脱。——大宝积经第卷
33、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。何等为一?谓于昼夜,常念思惟观察善法,令诸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,善法圆满。——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
34、一切万法。皆从自性起用。是真戒定慧法。
35、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
36、一切行无常,生者必有尽,不生则不死,此灭最为乐。——《增一阿含经》卷
37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;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!
38、我于过去无始劫中,由贪嗔痴,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。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
39、悉能破坏一切恶趣,悉能远离一切恶友,悉能制服一切外道,悉能解脱一切烦恼。